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研究首席专家薛达元表示:前几年曾经在湖北进行过转基因水稻的实验性种植,当时管理没有跟上,像转基因种子就没有限制,什么人都可以买到。
而去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国生物产业规模也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总产值达到2.4万亿元。山东、江苏两省医药制造业年产值目前均已经突破两千亿元大关,规模之和占全国将近三分之一,深圳形成了以华大基因研究院、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基因、医疗器械、生物技术药物等产业集群。
现代生物产业,是指已经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在生物医药领域,2012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累计达17408亿元,比上年增长21.7%。过去5年,中国生物产业的年均增速超过了20%。生物领域加快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近年来生物领域的产业投资更加活跃。在他看来,生物产业领域的重大突破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有关人士透露,今年一季度,我国生物产业增速仍高达20%以上,不仅远超国民经济增速,也比高技术产业总体增幅要高,成为拉动高技术产业增长和工业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生物育种等重大工程和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科技专项的引导下,社会资本快速进入生物产业。米盖尔透露,阿根廷政府计划将转基因作物的产量提高到1.6亿吨,在解决本国粮食供应的同时出口给其他国家,并希望采取新生物技术抗虫害、增加作物的蛋白质含量,以保证作物对消费者更有营养价值。
而新型转基因大豆种植技术是阿根廷新型农业的代表之一,能够将大豆的单位产量提高10%以上。阿根廷是世界上第二个掀起大规模推进转基因农业革命的国家。5月初,来自90%大豆生产链的农业协会、大豆产业代表组成的两个阿根廷农业代表团,来到北京,期望获得中国政府对新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进口审批许可。中国大豆的购买量约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而约60%中国进口大豆来自巴西和阿根廷。
加斯顿印证了这种说法:目前,我们100%的大豆和棉花、95%玉米种植转基因品种,耕作的面积和产量是匹配的,随着耕作面积的增加,产量也随之提高。且几乎所有的大豆种植面积都种植了转基因品种,玉米总播种面积的86%和棉花总播种面积的99%,都为转基因品种。
2012年,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报告显示,阿根廷是美国和巴西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现在中国所有进口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大豆,需中方批准的实际上也是转基因大豆,只是技术上有一些改进,实质是一样。十几年间,阿根廷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决定,许可转基因作物进行环境释放或产业化生产,包括大豆、玉米和棉花三类作物。现在的阿根廷在全球的大豆和玉米市场上已是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与美国相同,阿根廷的转基因农业也是以出口为导向的。
目前,包括美国、巴西、巴拉圭等83个国家都已对其安全性表示了认可并批准商业化种植或进口。这个技术也得到了包括欧盟在内的主要大豆生产国和消费国的批准。中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中国对大豆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我们此行就是要告诉中方我们的产品是安全的,希望新的产品尽快得到中方的批准。阿根廷国土面积宽广、气候多变,需要适应不同地区的种子和技术,这是一项庞大的研究工程,政府的研发机构则希望能在这个方面有所造诣和创新。
转基因作物产量的可靠性对阿根廷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而今再如其所愿,转基因作物种植为其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此次,阿根廷农业代表团介绍的新种包括Cultivance、libertylink和INTACTARR2PRO大豆以及AgrisureViptera玉米。今年在阿根廷北部试种的效果非常好,现在这种大豆产量比传统大豆产量高。
此前有消息称,阿根廷不具有转基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所有的种子和技术均来自美国。雷莫表示,中国尚未批准的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的监管程序较复杂,但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中国实际已经许可了该技术。新技术期待获得中国进口审批许可 中国还未对此款新的大豆产品颁发进口安全证书。对此,雷莫说,在阿根廷既使用国外研发成功的技术,也自主开发新技术。上世纪9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暴发,阿根廷背负巨额外债,通过农产品出口还债,被认为是阿根廷农业转基因化的主要原因此次,阿根廷农业代表团介绍的新种包括Cultivance、libertylink和INTACTARR2PRO大豆以及AgrisureViptera玉米。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肉类食品的消费将会不断提高,推高对大豆饲料的需求。据2011年7月的数据,在2010/2011年的种植季节里,阿根廷转基因品种的种植面积已达到2280万公顷,同比增长15.5%。
雷莫告诉记者,卖这些作物的时候,我们要100%保证它是安全的。而新型转基因大豆种植技术是阿根廷新型农业的代表之一,能够将大豆的单位产量提高10%以上。
种植转基因作物带来可观经济效益 阿根廷曾以肥沃的土壤、丰茂的草原和良好的气候,成为世界的粮仓和肉库。在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国家控制非常严,因为,阿根廷本国内也食用大量转基因食品,确保粮食和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些恶劣的气候也不会对产量造成太大影响,比如每年转基因作物可忍受20天左右的干旱。现在中国所有进口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大豆,需中方批准的实际上也是转基因大豆,只是技术上有一些改进,实质是一样。阿根廷国土面积宽广、气候多变,需要适应不同地区的种子和技术,这是一项庞大的研究工程,政府的研发机构则希望能在这个方面有所造诣和创新。日前,代表团中阿根廷大豆产业链协会会长米盖尔·卡尔沃、阿根廷保护性耕作农业协会名誉主席加斯顿·费尔南德斯·帕尔马、阿根廷萨尔塔省农林公司San Josede Pocoy经理雷莫·圣地亚哥·巴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阿根廷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以及中国市场对于阿根廷的重要性。
米盖尔提出,中国具有庞大的人口,阿根廷希望把最好的产品带给消费者。对此,雷莫说,在阿根廷既使用国外研发成功的技术,也自主开发新技术。
新技术期待获得中国进口审批许可 中国还未对此款新的大豆产品颁发进口安全证书。米盖尔透露,阿根廷政府计划将转基因作物的产量提高到1.6亿吨,在解决本国粮食供应的同时出口给其他国家,并希望采取新生物技术抗虫害、增加作物的蛋白质含量,以保证作物对消费者更有营养价值。
中国市场无疑对于大豆出口过阿根廷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希望能够获得中国政府对新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进口审批许可。而今再如其所愿,转基因作物种植为其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雷莫介绍,使用转基因技术之后,阿根廷转基因的作物面积得到很大扩充,15年前不能种植庄稼的土地也种植了农产品,产量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些土地所产农产品的产量基本占到全国30%。2012年,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报告显示,阿根廷是美国和巴西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据报道,中国禽流感疫情威胁加上经济数据疲软,已经促使贸易商下调了中国大豆进口预测数据。这个技术也得到了包括欧盟在内的主要大豆生产国和消费国的批准。
今年在阿根廷北部试种的效果非常好,现在这种大豆产量比传统大豆产量高。阿根廷是世界上第二个掀起大规模推进转基因农业革命的国家。
阿根廷缘何重视中国转基因市场? 2013-05-19 20:49 · wenmingw 中国大豆的购买量约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而约60%中国进口大豆来自巴西和阿根廷。目前,包括美国、巴西、巴拉圭等83个国家都已对其安全性表示了认可并批准商业化种植或进口。
雷莫表示,中国尚未批准的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的监管程序较复杂,但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中国实际已经许可了该技术。好的政治环境,会促进国与国之间良好的合作,阿根廷作为主要的粮食出口国,致力于为世界各国生产粮食,中国和阿根廷处于非常好的合作阶段,会继续很好的进行农产品贸易。
下一篇:Until Then